巴黎风林火山俱乐部创始人张言瑞——
以跆拳道传播东方文化

张言瑞,是巴黎的一名专业跆拳道教练,在法国创立跆拳道风林火山俱乐部。
赴法求学 白手起家
张言瑞的跆拳道之旅始于20多年前。小时候,他在父亲的鼓励下开始接触跆拳道,带着好奇与憧憬出发,他在这条道路上愈行愈远。
18年前,张言瑞只身来到陌生的法国求学。那时,他白天在教室里汲取知识,夜晚在道馆里挥洒汗水。他说:“我背后没有退路,眼前只有一条漫长未知的路。”
那时,张言瑞必须独自面对孤独、贫穷和迷茫,而跆拳道给予了他前行的勇气。他会用业余时间在巴黎郊区的室外公园带领学生练习跆拳道。他说:“我就是从这里起家的。”尽管路程要耗费3个多小时,但内心的坚定和学生的信任,让张言瑞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下来,最终成为在巴黎获得职业跆拳道教练资格证的少数中国人之一。
实际上,在法国大约仅有5%的教练能够成功获得职业执照。这是因为想要在法国成为职业跆拳道教练,必须经过严格考验。一方面,教练们不仅要精通法语,克服语言方面的障碍,还需掌握跆拳道的专业术语和理念。另一方面,在法国获得跆拳道专业认证的过程极为严苛,它要求申请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参与培训与考核。
面对周遭的质疑和压力,张言瑞始终坚持在巴黎耕耘自己的跆拳道教学事业,用5年多时间考取证书,终于创立了自己的跆拳道馆——风林火山。
风林火山 技以载道
“风林火山”源自《孙子兵法》中的“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张言瑞认为,这正是跆拳道所追求的境界。
回顾开设跆拳道馆的初心,张言瑞表示:“我想在法国传播跆拳道文化,讲究礼仪和跆拳道精神。”张言瑞认为,跆拳道的文化内涵可以用“技以载道”来总结。跆拳道不止于“跆”(用脚踢打)和“拳”(用手搏击),更强调“道”。敏捷而有力的动作中便蕴含着重礼尚义、克己忍耐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练习多年,跆拳道的“道”深刻地影响着张言瑞。他感慨道:“这些年的跆拳道教学生涯,塑造了我的信念,也磨砺了我的意志。它让我明白,强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次次跌倒后重新站起的沉着,是在风暴中依然稳步向前的坚定。”
张言瑞在一次次踢腿挥拳中寻得的坚定力量,也通过他的教学传递给更多的学生。他认为,“做事先做人”是跆拳道教学的核心。教跆拳道不仅是教授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员的品格。跆拳道练习者可以通过不断突破自己的身体极限,来获得坚韧专注、尚礼谦逊的精神和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
因此,在拳馆里,张言瑞要求学员们必须学会礼貌待人,练习跆拳道要高度专注、坚持不懈。他还会组织团队活动,让大家在实践中学会如何为团队贡献力量,如何承担责任。
武承东西 文化传播
然而,开馆之路并非坦途。在法国教学多年,张言瑞深知文化冲突难以避免。法国文化强调个性和自由,而东方跆拳道文化则更强调纪律与礼仪。
孩子们充满活力,对跆拳道充满好奇,但在初期对拳馆严格的礼仪要求感到不适应,对行礼、站队、喊口号等要求很不理解。
面对这一问题,张言瑞及时反思并调整教学策略,耐心地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进而体会在竞技中尊重对手的重要性。此外,神秘而深厚的跆拳道文化也成为他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讲述跆拳道的历史故事,张言瑞让学生们想象自己身处于古老的东方武术世界,那里的人们通过严格的礼仪和纪律来磨砺意志。在历史的情景再现中,学生们“身临其境”,进一步理解了跆拳道“以礼始,以礼终”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底蕴。
如今,“风林火山”规模越来越大,吸引了许多法国友人和海外华人。不少学员在学习跆拳道后,不仅逐渐理解了跆拳道的精神文化,还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动去了解武术、书法与中文等。
正如张言瑞曾对自己写下的“沉着以对,不动如山”,18年来,他初心不改,希望人们可以通过练习跆拳道来强健体魄,同时,他也渴望以跆拳道为桥梁连接更多的人,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