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沈阳,过年好

马 涌
2025年02月12日06: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过年好哇!”

  “过年好,师傅!”

  我钻进车厢,“嘭嗵”关上车门。大年初六,沈阳的夜晚,零下一二十摄氏度的冷气,一下被关在外面。车内,暖风呼呼作响。

  司机师傅开腔:“怎么样,这个点儿车不好打吧?”

  “不好打,等了得有十来分钟。”我搓着手。

  “那算快的。今年游客太多了。前两天我去中街,差不多也是这个点儿,大舞台一散场,那人,乌泱乌泱的。”

  “那你们这生意妥了啊。”

  “那可不!满地都是活儿。”师傅嘿嘿一笑,“媳妇早就催我啦,大过年的早点回家。可我一瞅,这到处都是打车的,能顺几个顺几个呗,为人民服务嘛!”

  我一下想到,自己腊月廿八晚上到沈阳的情景。那几天,沈阳正下着入冬以来最大的雪。

  出站前,我看着夜色里飞舞的雪花,再看看手机上的“道路结冰橙色预警”,心里已经做好了一两个钟头打不到车的准备——大过年的,这提心吊胆的钱谁乐意挣呢?不成想,出租车乘降站的车虽不密集,却源源不断。一个个后备箱盖弹开,抖落积雪,装上乘客的行李,慢悠悠又稳稳当当地驶进风雪中。

  “今年沈阳的车不错啊,这么大的雪,也没太耽误事。感觉比往年给力。”

  师傅瞟了我一眼:“还行,我是觉得这雪还应该扫得更快点。要我说啊,这就是沈阳突然变成旅游城市了,还不适应,还得多练练。”

  我乐了:“也是,放二三十年前,我跟您说沈阳过年的时候都是外地游客,您能信?”

  “那肯定不信啊!那会儿说沈阳都说什么——老工业基地。咱沈阳人自己都觉得沈阳有啥玩的啊?现在你再瞅瞅,就这几天,看那中街、故宫、老北市,全都是人啊。”师傅稍稍侧过脸来,“就昨天,我拉了一家四口,上海来的。一上车,那小姑娘问我,有没有吃那种十几块钱盒饭的地方?我乐了,说你们吃那干吗,那以前都是我们出租车司机吃的。小姑娘说,哎呀就是专程来长见识的。你看,现在都成特色了,过年大老远过来吃盒饭,有意思不?”

  “不光是盒饭啊,你看那鸡架、老雪花、老四季抻面、小河沿早市,在网上都老火了。以前沈阳人总说,请你吃点西餐啊、日料啊、自助啊,结果现在反倒是最‘老土’的东西火了。”

  “也挺好,这就是特色嘛。”师傅笑着点头,“现在过年也都不一样了,都在家里憋不住,往外面跑。初五我们一家去万象城吃的饭,一看,敢情人都跑出来逛街了。那老头老太太,有的头发全都白了,还在那儿吃火锅呢!”

  “对对,我们家‘破五’的饺子也下馆子吃的,排半天队呢。排前面的有不少拎着行李箱来的,都是外地的。”

  我没好意思告诉师傅,去的这家饺子馆我也是在网上搜来的。现如今,沈阳人特别是我这种返乡沈阳人,逛吃家乡也得“蹭”外地游客的攻略啦。

  车头一转,驶上了青年大街。这条景观大道,每逢春节都张灯结彩,落光叶子的绿化树上缠着耀眼灯带,挂着喜盈盈的灯笼和中国结,映着绿化带里的积雪,这是北方城市独具特色的冬季风情。

  而今晚,这份独特的风情,带着一声声热情直爽的“过年好”,一定也映入了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眼里……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2日 20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