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亚冬会|跨越44个纬度和50摄氏度的热爱

2025年02月11日08:50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原标题:亚冬会|跨越44个纬度和50摄氏度的热爱

从北纬1度到北纬45度,从零上30摄氏度到零下20摄氏度,这是新加坡与哈尔滨的“距离”。

在哈尔滨出生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冯天薇,再次回到家乡,身份却变成了亚冬会新加坡代表团团长。

“能以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回到家乡,我感觉既荣幸又激动。”冯天薇说。

本次新加坡代表团共派出23名运动员,参加短道速滑、冰球和高山滑雪三个项目的比赛。只要有新加坡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冯天薇都会到现场观看。

“特别是冰球比赛,对抗十分激烈,看得我非常兴奋。”

10日,新加坡男子冰球队在排位赛中以13:2战胜印度队,最终排名第11位,结束了本届亚冬会的征程。本届赛事他们4场比赛2胜2负,打入38球,展现了热带人民的冰上风采。

“新加坡作为热带国家,冰雪训练设施条件有限,我们这些运动员都很不容易,很多都是在国外训练,比如短道速滑和冰球在马来西亚,高山滑雪在瑞典。”

而冯天薇自己与冬季运动结缘,可谓被一只跨越30多年的“命运回旋镖”击中。出生在哈尔滨的她,不到五岁的时候就被家里送去学习花样滑冰,还没到上冰学习,就被之前的跑步环节累哭了,说什么也不去上课。

“之后我妈妈给我报了乒乓球的培训班,我一去就喜欢上了,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从市队到省队,冯天薇拿下冠军无数,乒乓球之路走得顺风顺水,也入选了国家青年队。但进入国家队后,强手如云,竞争激烈,在训练强度和心理压力下,冯天薇的心肌炎犯了。

“医生告诉我不能再受这么大压力了,但我仍然有一个乒乓球梦和奥运梦,我不会放弃体育,不会放弃乒乓球。”

2008年8月15日,新加坡队选手冯天薇(右)在获胜后飞身奔向教练。当日,新加坡队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半决赛中以3:2战胜韩国队,挺进决赛。 新华社记者 徐家军 摄

之后冯天薇到日本打联赛保持状态,2007年,一次偶然的契机让她加入新加坡队,并成功拿到奥运会资格。2008年北京奥运会,冯天薇和队友拿到了女子团体银牌。此后,她在2010年为新加坡队拿下乒乓球世锦赛女团冠军立下汗马功劳。之后十多年,冯天薇始终活跃在乒坛,2022年英联邦运动会拿下女单冠军后,她悄悄隐退,成为新设立的新加坡乒乓球学院院长。

“那场决赛我0:3落后,最后连扳四局拿到了冠军。赛后我的眼泪是飙出来的,很多人以为我是因为这个来之不易的冠军而激动,但实际上,比赛之前我已经决定,这就是我的告别赛,我的眼泪是为告别乒坛而流。”

此次能够担任新加坡代表团团长,对冯天薇来说是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她是哈尔滨的孩子,也是新加坡家喻户晓的体育人。而冯天薇给新加坡代表团带来的,还不止于体育,与中国的广泛联系让她在很多领域发挥着作用。比如,这次新加坡代表团成员佩戴的围巾,让很多人眼前一亮,纷纷询问,而这其实是冯天薇通过淘宝定制的。

“我们决定做定制围巾的时候时间已经很紧,马上到春节了,也只有中国制造和供应链可以做到。”

在亚冬会,对于新加坡的参赛,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这样一个距离冰雪很远的热带国家,为什么要费劲千辛万苦发展冰雪运动呢?

冯天薇说,热带的孩子们,对于寒冷天气和冰雪,有一种极度新奇的感受。

“那天我看到我们一个队员,穿得非常少,我问他冷吗?他说不冷,很享受这种温度,这是在新加坡完全感受不到的。”

这种反差带来的新奇,让很多人对冰雪产生兴趣,甚至爱上冰雪运动。

“这也许是一种更加纯粹的热爱,他们缺乏必要的训练条件,要自己创造条件。他们一直坚持下来,让人感动,这就是体育的力量。”冯天薇说。(记者王浩明、岳冉冉)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