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春节”中的经验与真情(博古知今)
“新春,新岁,岁旦,过年——春节有着诸多的别称,这个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的节日可谓历史悠久,甚至成为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东亚文化中极具代表性、重要性和差异性的‘文化符号’,包括深层的意义叠加”“春节,是中华民族(甚至延展至海外的华人圈)最大的节日,大约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节日,它是一个系统的、每日都有小区分的节日工程。在它的身上,带有强烈的农耕文明的印迹,但又不限于此”——在由于晓华策划、由我主编的《印象春节: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的序言中我曾这样写道。
作家东西认为,春节或许是“曾经的生活样板”,具有示范功能,“和劳累节俭以素食为主的大多数日子比起来,和鸡飞狗跳争吵不休呵斥声不断的大多数日子比起来,春节的生活有点梦幻,仿佛依然是生活的演绎,但我却从它的演绎中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样貌,即看到了我们憧憬的生活样板……表层是我们在继承春节的传统,但深层却是我们聪明的祖先用这个节日为后代描绘了一幅蓝图并让他们为之奋斗,不仅物质要丰富,精神还要文明。”是的,由祭祀、祈福演化而来的春节依然包含着祈愿性内核,包含着“休整一下重新出发”的蓄力期许。而徐则臣则从春节的记忆中看到了“隆而重之”的仪式感,他认为,这份仪式感“应该是某种被内化为信仰的形式。仪式感从来就不是庸俗的形式主义,它需要在走过场之后,真正地走进去,过完眼过心”。作家们在以个人的经历和经验言说丰富着我们对于春节的理解。
莫言《小时候的年》所注重书写的是吃,是食物,是食物所包含的寓意和生活向往。《在大理府过中国年》的埃德加·斯诺给我们提供的是熟视中所没有的,甚至让大理人都感觉有些异质性的大理,包括那些脸皮很厚,盯着斯诺这个外国人不停地瞧新鲜的“好奇的青年人”。徐贵祥《连队的压岁钱》写下的是军旅中的新年以及发生于部队的新年故事,新颖独特,颇有动人的力量。北京作家宁肯写下他的北京,生活于杭州的陆春祥写下杭州,而生活于丽江,属于纳西族的作家和晓梅则写下丽江和纳西,写下“她们的”差异性与文化认同……出生于湖北公安县的陈应松,写下他在青少年时期春节之前干鱼挖藕的经历,这对我这样的北方人来说完全是陌生经验,我从中看到的是别样的烟火和别样的繁盛。
春节里包含有民风民俗,包含有社会学、民俗学所需要的种种,然而我和我们更看重的是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节点上,每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不同。作家胡学文描述了一个与弟弟比赛吃饺子谁先吃出饺子里第一枚硬币的故事。乔叶《柴禾妞的盛宴》同样书写到过年包饺子、吃饺子的习俗,她以绵密、精巧而细致的笔触,书写得“津津有味”,让我们得以嗅到来自面皮的、肉馅的、菜蔬的以及饺子熟透之后的香……作家书写中的亲历感和他们放置其中的真情,丰富着我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也不断地让我经历一次次的打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5日 08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