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大屏如何“焕新”(艺海观澜)
当前,短视频、微短剧等新兴视听形态吸引了大量用户的注意力,造成电视大屏的吸引力、影响力持续下滑。
近期一系列改革举措让人们看到电视大屏的“焕新”努力:整治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等问题取得显著成效,超高清电视与智慧广电建设稳步推进……这些新变化的背后,是面向数字时代的电视大屏重塑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创新探索。
挑战之下,变化之中,电视大屏如何“焕新”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也给出了重新发现电视价值、锚定发展方向的关键线索。“大屏困境”并不意味着电视的社会功能正在退场,相反,电视大屏在创作经验、传播生态与社会价值等方面具有小屏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虽然各类短、微网络视听产品为内容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仍无法取代长视听产品塑造观众审美品位、文化品格的美育功能。在众多可能“转瞬即逝”的观看快感之外,电视大屏的独特价值恰恰在于能够为观众持续提供回味悠长的高质量文化内容,为观众营造“合家欢”的文娱空间,这是电视大屏在数字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数十年创作播映的深厚积淀,为电视大屏在数字时代构建优质内容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直以来,电视大屏都拥有显著的创作优势,不仅有经典作品如陈年佳酿般醇厚悠长,也有新创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彩表达。比如,“重温经典”频道自2024年2月开播以来受到观众热烈欢迎,收视表现突出,印证了电视创作穿越时空的无穷魅力。近年来电视台推出的《觉醒年代》《山海情》《山花烂漫时》等一批唱响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国家宝藏》《诗画中国》《端午奇妙游》等铸牢文化自信的品质节目,也彰显出电视大屏在守正创新中稳步提升的创作能力。
变化的是连接方式,不变的是连接关系。毋庸置疑,小屏的繁荣激发了视听传播业态的活力,但作为“客厅文化”的重要载体,电视所传递的“合家欢”情感内核,让观众看见生活的美好与希望,感受家庭的温暖力量,有助于家庭内部代际间的情感交流与文化传承,还能以共享式观看为契机建构共同文化记忆。
必须发掘并发挥好电视大屏这一媒介形态的独特价值,以全新的姿态积极融入数字时代。
立足创作优势,电视大屏应进一步扩大优质内容供给,持续加大规模化“上新”和系统性“创新”力度,让大屏成为人民群众尽享高质量视听文化的关键基础设施。立足传播优势,电视大屏要在适老化改造和年轻态升级之间找到全新生长空间,面向不同代际群体增进情感连接,重建“客厅文化”,以点带面促进全新发展。同时在台网深度融合趋势下,电视大屏有望成为“大视听”的重要窗口,担当创新视听业态的重要阵地。立足话语优势,电视大屏要借助数字赋能提升公共服务效能,通过多维场景应用优化用户视听体验,围绕用户多样化需求开发多元生活服务功能,发展具有强劲消费潜力的新增长点。
小屏有小屏的用处,大屏有大屏的价值。大小屏之间从来不是此消彼长,而是互为补充、共塑生态。唯有以人民为中心、以科技应用为支撑,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因时而变、顺势而为,探索高质量发展提升路径,电视大屏才能全面拥抱数字时代,赢得观众青睐,开拓生存空间,在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的新征程中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4日 20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