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籍资源库”首次发布澳门存藏古籍
人民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刘颖颖)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近日召开第十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由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澳门大学图书馆、孜珠寺等8家古籍收藏单位携手免费面向社会新增发布古籍资源18705部/件。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将超过15.8万部(件)。其中国家图书馆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的专题资源库达到29个,发布古籍影像资源超过10.6万部(件),45家单位发布古籍资源超过5.2万部(件)。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公布古籍普查登记书目数据的最近更新情况。2024年“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新增发布55家单位古籍普查数据116346条1009870册。累计发布319家单位古籍普查数据941708条8982920册。另外,《文献》杂志完成全部已刊发论文数字化工作,已于“中国古籍保护网”发布2024年第1、2期,其余将陆续发布。
发布单位代表分别介绍了资源的特点与价值,与会领导、专家对联合发布古籍数字资源的举措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评价,认为图书馆在古籍资源共享方面做出了表率。会上围绕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和合作服务机制、古籍数字化成果共享方式、古籍数字化标准规范、智慧图书馆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下一步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宝贵建议。
近年来,党和国家关于古籍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等文件为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深入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秉承“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宗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坚持公益性基础上,依托丰富馆藏不断加大古籍数字化发布力度,同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国各古籍收藏单位纷纷响应并推进所藏古籍资源的开放共享工作。这种基于开放共享的理念通过互联网共享资源的方式,使读者和研究者可以足不出户查找和阅览古籍资源,是中华古籍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华古籍资源库”已成为全国古籍资源类型和品种最多、体量最大的综合性资源共享发布平台。该项目于2023年获得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典型案例,在乌镇进行了现场发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激活中华典籍的‘数字生命’——中华古籍资源库服务与实践案例”入选中国互联网协会2024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特别推荐案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