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礼仪文化椅:古韵新风两相宜

2024年11月10日08:34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礼仪文化椅:古韵新风两相宜

中国有句老话讲“坐有坐相”,指人在坐着时要有正确的姿态。从汉代至今的两千余年间,随着人们的起居方式的改变,坐具的款式、功能及应用场景不断演变。中国传统坐具除了注重造型之美与装饰工巧外,还承载着包含长幼之序、进退之礼在内的诸多礼仪制度,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日用之物中的具体体现。

时至当代,坐具的风格与样式朝着更加多样的方向发展。如何通过坐具的设计,使人们在“坐”这一日常行为中感受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滋养,是设计师秦文婕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由她设计推出的“谦者·礼遇”中式座椅套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该套设计作品由“正礼椅”“中礼椅”“崇礼椅”“让礼椅”和“得礼椅”五把座椅构成,其设计正是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为研究基点,探讨“坐”这一行为所反映出的人与人相识、相交、相处的状态,力求通过对坐具外观与功用的设计,自然而然地改善人们的对话姿态,以至沁润使用者的心境,乃至整个空间场域。

何为“中式座椅”?这是设计师在创作之初首先思考的问题。从常规的设计视角来看,“中式”首先表现在视觉辨识度层面,如搭脑、联帮棍、牙头、牙条等传统构件的呈现。但是将这些典型视觉元素进行拆分、重组的惯常设计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当代中式座椅的设计趋于固化,限制了其原创发展。在秦文婕看来,传统中式座椅的尺度、比例及工艺等所产生的意象之美,才是其区别于西方坐具的根本所在。而这一意象之美的营造,为设计带来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正礼椅”的设计意图为体现理解包容与亲切友善。椅子由左右四柱支撑,半包围合,椅宽近80厘米,稍偏于右侧的靠背与皮质座面左侧的附台成为亮点。这一设计为使用者的身侧留出了一定空间。在物理层面,这一空间可供使用者放置手包、水杯等物品;在情感层面,这一空间则消解了正襟危坐的严肃之感,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亲近、随性的舒适之感,表达出居所主人对来访客人的周到礼待。

“中礼椅”与“崇礼椅”的设计都讲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两者在形式上皆注重木质构件的曲线变化,同时强调各处线条遵循力学原理。“中礼椅”主体为古朴的深棕色,后腿则采用具有现代气息的原木色,设计师希望它放置在现代家居环境中时,能够体现出一种适中、合度的审美态度。“崇礼椅”则追求线条的简洁流畅、刚柔相济,这是典型的东方造型语言,但在靠背的设计上又有意打破了传统中式座椅的对称造型,以一种近乎错位的线条结构彰显出浓郁的现代艺术气息。

“让礼椅”和“得礼椅”取“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之意。这组对椅的设计亦体现出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其最大的亮点是改变了单位座面的惯用尺寸和椅背、扶手乃至坐姿方向的定式。两把座椅,一把椅背居右,一把椅背居中,整体造型以硬朗的直线为主,规整有度、沉稳大气。每把长椅可供一人或多人使用,可顺向也可对向而坐。设计师希望人们在由这组对椅所营造的空间中,都能找到最恰当和最适宜的社交方式与距离。

此外,该套坐具的构件连接均采用中国传统榫卯工艺,并以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红榉木和白蜡木制作,在座面高度及进深尺寸等方面均符合人体工学,力求通过创新设计实现美观与实用的结合,在彰显传统意象之美的同时,丰富并延展当代中式坐具设计的审美维度。

(本报记者荣池整理)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