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广东省广州市建设推广新型阅读空间——

书香弥漫“馆立方”

本报记者 姜晓丹
2024年06月21日05:5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离得近、环境美、氛围好,还能陪孩子一起读书。”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三华小学学生郑斯榕的妈妈说,看到孩子能就近到图书馆很欣喜。

  “学校以前没有专门的图书馆,去区里的图书馆,单程要近一小时。”三华小学校长江丽珍说。看到孩子们想看书却缺乏资源的情况,江丽珍争取多方支持,修缮村里的闲置祠堂,开辟成学校图书馆,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书籍数量少、更新慢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江丽珍。

  2021年,广州提出“馆校一体化”合作模式,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作为中心馆,携手各区图书馆积极推进馆校合作,通过在全市建设学校分馆(服务点、智慧图书馆),实行统一的平台、规范、标准和服务,逐步打通跨馆、跨校、跨社区通借通还服务。

  这让江丽珍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三华小学加入“馆校一体化”合作。2023年,通过“村馆校”合作共建,三华小学的图书馆升级为“馆立方”:既是学校的立贤书院,也是村里的农家书屋、花都区图书馆的学校分馆。

  “馆立方”采用“一馆双门”的模式,上课时间服务于学生,课余时间服务于社区(村),成为当地文化和教育部门共同打造的新型阅读空间。

  “让优质的文化资源走向更多人,孩子们在知识的熏陶下改变,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参与亲子阅读。”江丽珍很受鼓舞。

  三华小学并非个例。截至2023年底,已有555所学校加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惠及师生52.8万人,全市公共图书馆为中小学校提供2.8万余册(件)电子图书、近2万个视频、6万余条音频,新增少儿类纸质图书169万册,学校图书纳入公共图书馆管理272万册。

  图书资源共享,文化服务也依托“馆立方”变得更加畅通。据介绍,“馆立方”培养学生、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图书馆服务和管理,促进了社区治理的文化共建共享,构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乡阅读生态系统。截至5月27日,广州全市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已联合开展线上活动1326场、线下活动12773场,吸引689.74万人次参加。

  “‘馆立方’实现小馆舍大服务,集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延伸,助力点亮广州‘阅读之城’。”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6年,广州市计划建成“馆立方”800间,成为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1日 11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