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精至纯至净,为什么一定要看春晚这三支舞蹈?

今年春晚的舞蹈类节目,被网友评价为“上大分”。从主会场到分会场,无论是纯舞伴舞,都有应接不暇的美,像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各展万般风情。
除了总台原创打造的《锦鲤》以“吴带当风”的气韵美感和超高难度的艺术创新牢牢俘获了观众,被无数网友评为“美到直飙泪”之外,还有三支舞蹈绝对不容错过,逐一细品,各有令人叫绝之处。
至精其艺,《咏春》一路飙“飒”
在电影《一代宗师》中,形容八卦掌宗师的独生女宫二用到一个“迷”字:“我爹常说,我这种人,唱戏能成名角,出家能成高僧,因为我会迷。”
迷,能精纯技艺。春晚和舞蹈《咏春》剧组正是以这种“迷”的精神升级打造这支“舞蹈+武术”的视觉盛宴。叶问与八卦掌掌门过招时,一迎一合,一推一就,一拳一掌,招招式式,如同风云相诉,雷电交加,直看得观众两眼放光,心心念念“太飒了,美得流光溢彩!”
《咏春》来自舞剧《咏春》选段,已经上演了百场,但在春晚是个特别的版本。为了创造出更加意蕴丰富的想象空间,总台台长慎海雄在推荐这个舞剧片段时,提出了几个建议,包括演员服装从黑色的香云纱改为绛红色,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要从男主角一一过招“大败”女主角改为相互切磋武艺,开场以男主角的武术剪影来增强吸引力,通过使用剪影效果来展现“叶问”的出场。当灯光亮起,窗棂上“咏春拳”三个书法大字淡去,“叶问”的剪影如同舞动的水墨画一般,随即演员闪身舞出屏风,影子与真身共舞。由虚入实,由平面到立体,“剪影”的设计让短短半分钟的独舞大大增加了层次感和观赏性,为空旷的舞台创造出一个“顶天立地”的叶问之影,视觉震撼瞬间放大,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咏春》的好看在于它既有武术之神,又有舞蹈之形,有正气也有风情,连服饰也是细节满满。《咏春》的戏服采用的是来自叶问故乡佛山的非遗面料“香云纱”,染料是生长15年以上的野生薯莨,内敛光华、低调大气,使八卦掌的“女弟子们”更增添一份恰到好处的柔美与活力。
门派切磋,点到为止,在行云流水的“舞武一体”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美,更是一种精神。养正气、扶弱小、以武辅仁、温文尔雅,咏春的价值理念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向上向善、刚健内敛的品格之体现。
《深圳特区报》在大年初一头版头条对《咏春》做了报道。光明日报原总编辑何东平等首都文化界专家学者在采访中纷纷为《咏春》成功登陆春晚大舞台而点赞。
至纯而真,小天鹅如何萌萌地优雅
当你提“鹅鹅鹅”,自然要期待“曲项向天歌”。骆宾王、唐诗宋词、中华文化....看到节目单上的题目《鹅鹅鹅》,大概很多观众都以为是要咏诗。当大幕开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奏起,气氛瞬间变得端庄典雅了,可接下来出场的是一群圆滚滚、扭着屁股的小小鹅,这波反差萌,让网友直呼“创意绝了”。
每年春晚都少不了儿童节目,导演组坚持儿童舞蹈要从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必须符合孩子身体的表达。这些“小天鹅们”正是来自骆宾王的家乡义乌,他们用自己的理解展现了《咏鹅》中“白鹅戏水图”的独特韵味。“跪游”的经典动作把“红掌拨清波”刻画得惟妙惟肖,“翘屁股”更是萌翻了观众,左摇右摆的“矮子步”还是来自孩子们的鬼马“创作”,整个舞蹈充满了童趣纯真。
在初始版本中只有“小白鹅”,总台台长提出要把孩子们的憨态可掬呈现得更极致一些,要有幽默感、有剧情感,并建议增加一只“捣乱”的“小黄鸭”。经过重新编排,舞蹈一下子有了更多灵气,“小黄鸭”穿梭在大小白鹅之中,不仅让整体清冷的色调增加了一抹暖色,还让舞蹈内容更加丰富,童趣更加饱满。
在舞蹈的后半部,来自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再现了真正的《天鹅湖》,当呆萌碰撞优雅,一出丑小鸭与白天鹅的故事妙趣横生。尽管这些专业的芭蕾舞演员已经演绎了数百场《天鹅湖》,但在春晚的舞台上依然有新的挑战。比如在升降台上以足尖起舞,演员就需要克服对高度的恐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学会笑”。在平时表演《天鹅湖》中,演员要塑造出高洁的形象,通常不会有大幅度的面部表情,尤其很少笑。但在合家欢的春晚舞台上,导演要求展现出温暖阳光、喜气洋洋的精气神,这让习惯于沉浸在沉稳冷静氛围里的“专业天鹅们”着实练习了一番“表情管理”。最后,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小鹅”带动“大鹅”,“天鹅家族”终于呈现出一场中西文化交融、可爱与高雅并存的创意节目。
至净青白,一段瓷韵看见整个“China”
瓷影映青,淬炼出光洁温润的质感;以舞绘型,展现出至简色彩下的器型之美。舞剧《唯我青白》中的选段《瓷影》亮相春晚,直接带火了景德镇的知名度。大年初一,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就人头攒动,很多游客就是奔着“青白瓷”去的。
如果说青花瓷是景德镇的“立都之瓷”,那青白瓷就是景德镇的“立镇之瓷”。在当时中国制瓷版图“南青北白”的大格局下,青白瓷的出现可以说是南北审美的统一、文化的融合,也为此后青花瓷以及各种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瓷影》正是以青白瓷为视觉出发点,演出服装在色彩上着墨,提取“青”“白”这两种传统“正色”,展现出大繁若简的东方美学。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展现青白瓷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
“旋转”是舞段的点睛动作,以制瓷拉坯为动作灵感来源,长裙下穿的鞋“暗藏玄机”,舞者在转盘上旋转,模拟出瓷器成型的动态。
炉火不息,传承不止。《瓷影》展现了对青白陶瓷文化的巧妙破题,用当代审美回应了瓷器背后的匠心传承与创意涌动,集中展现了央地合作模式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全新成果。
舞蹈迷们发现,今年的春晚舞蹈节目配置太高,能聚起如此众多现役顶尖舞蹈家的,也就只有春晚的舞台了。但舞蹈节目的成功除了有顶尖舞者的才华,最重要的,还有创作者的诚恳。
春晚舞蹈节目的出圈不难理解,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肢体语言中找到符合当代审美的表达路径。当那些世代流传的风骨、情感、技艺以别出心裁的方式呈现时,观众的文化基因就被瞬间唤醒,发现我们早已熟知的咏春、陶瓷、幼儿园就会背的“鹅鹅鹅”,原来依然能如此令人惊艳、如此可爱、如此大气磅礴。
我们期待,未来的春晚会有更多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舞蹈作品涌现,持续打动我们,惊艳我们,滋润我们。
总监制 ▏杨 华 窦小文
监 制 ▏徐朝清
主 编 ▏韩春苗 张亚东
素 材 ▏马梦瑶
编 辑 ▏张思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游泳世锦赛丨唐钱婷破全国纪录 夺得女子100米蛙泳冠军
- 人民网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杨磊)北京时间2月14日凌晨,2024年游泳世锦赛结束了游泳项目第三比赛日的争夺。中国队选手唐钱婷夺得女子100米蛙泳冠军,并打破全国纪录,这也是她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
- 龙绘春、看展览 在博物馆里“过大年”
- 今年春节 来博物馆 遇见浓浓年味 体味中华文化 共度“锦绣中国年” “张灯结彩过龙年”新春灯彩会、 “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 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鎏金铁芯铜龙 …… 为庆祝甲辰龙年的到来全国各地博物馆展览持续上新 “张灯结彩过龙年”新春灯彩会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张灯结彩共庆吉祥 各式灯彩展龙年魅力 沉浸式体验《山海经》里的“神兽”世界 春节来工美馆 领略自贡传统彩灯 共赏视觉盛宴 中国工艺美术馆新春灯彩会 中国工艺美术馆新春灯彩会 展览日期:2月2日至3月9日 “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红山文化C形玉龙。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中华第一龙” 红山文化玉龙“C位”亮相 200余件龙文物近九成首次亮相 邀您一同感受龙年魅力 追溯龙的传人千年历史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春文化展现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品“青龙石雕版” 展览日期:2月6日开展 “义薄云天——关公主题精品文物展”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义薄云天,关公威武 元代铜铸关公卧像 关帝赴台巡城圣轿 铜鎏金关羽像…… 170余件关公精品文物 让您领略文物之美 感受关公文化魅力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关公精品文物展展厅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雕塑作品“关云长” 展览日期:2月6日至5月5日 “腾飞天宇的中国龙——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鎏金铁芯铜龙” 陕西历史博物馆 腾飞“金龙”龙展千年风采 “骑龙枿枿升紫烟” “龙衔宝盖承朝日” “飞入寻常百姓家” 穿越历史长河 领略中华龙文化魅力 感受传承千年的昂扬自信 陕西历史博物馆内陈列的鎏金铁芯铜龙 展览日期:持续到4月30日 “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 山西博物院 龙行中华 汇聚众多生肖文物 讲述龙年传奇故事 共庆甲辰龙年、探寻生肖文化 集结各地龙形器物 感受中华魅力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一览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一览 展览日期:2月2日至3月10日 “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贵州镇远县汉族龙舟青龙头 龙行中华 生肖文物聚贵州 多彩民族文物讲述龙年传奇 领略民族与生肖文化的交融之美 共庆龙年吉祥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展示的民族服装 贵州台江县施洞苗族破线绣龙船节图绣片 展览日期:2月4日至3月22日 策划:王连香 内容支持:朱虹 图片来源于:中国工艺美术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山西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