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红利”助力网络时代戏剧迈向高峰

科技是艺术创新的重要动力。回顾我国舞台艺术的发展历程,机械、电力等技术的运用不仅从灯光、音响、场景等方面具体而直观地改变了舞台风貌,而且促进了表演技术、创作观念和戏剧精神的变革,推动舞台艺术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开拓创作和欣赏的审美新空间。当下,作为科技革新最重要成果的互联网迅猛发展并对文艺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戏剧的潮流方兴未艾,优秀作品屡屡“出圈”,沉浸式、数字化等新样态接连涌现,让人感受到这片新领域里蕴藏着的巨大创造力。
网络新剧院提供传播红利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舞台艺术的传播方式和表现形态。如果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戏剧演出转为在线尚有“权宜之计”的意味,现而今网络平台和戏剧已自觉开启相互融合。以抖音为例,该平台覆盖了我国现存的348个戏种中的300余种,其中231种开通直播实现了“云演艺”。2022年上半年,进驻平台的3.6万名舞蹈主播以505万场线上演出,累计直播9042万小时,吸引了19.9亿人次用户观看。2023年,河南地区包括戏曲、曲艺、乐器、舞蹈等艺术门类在内的演艺类直播开播超过227万场,场均观众超过3400人次;广东演艺类直播场次达到239万场,同比增长78%。随着线上演艺技术机制和运营模式的进一步成熟,网络新剧院将成为当代中国戏剧演出体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与“在线”戏剧直播同样快速发展的是各大院团“压箱底”的老戏纷纷登录云端。由于缺少影像技术支持、受限于传播媒介,千百年来,我们只能在文本的意义上领略诸多戏剧经典的文学魅力,“脑补”前辈名角大师的舞台神采。现在,网络新剧院不断突破戏剧演出的时空限制,作品传播渠道和空间变得更加广阔,直播录播技术日趋精良,舞台艺术终于能以演出形态完整地传诸后世。如话剧《雷雨》、粤剧《青蛇》等优秀作品上线视频网站后播放量高达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这是巨大的传播红利。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信息。戏剧的网络传播中蕴含了不同的审美方式,网络给予戏剧的传播红利不仅表现为舞台容量的扩充、演出时长的延展,更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欣赏方式。网络新剧院的常客往往是虚拟世界的原住民,他们熟悉并喜爱虚拟与现实交互的效果。网络新剧院打破观演边界,带给人的正是沉浸体验。近年来,沉浸式演艺在各地勃兴,人们走进戏中看大戏,满足着对戏剧的审美新期待。作为网络演艺的逻辑延伸和现实镜像,雨后春笋般不断创新涌现的沉浸式演艺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互联网传播红利的效能。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只有深度开掘和充分运用网络时代赋予戏剧的传播红利,才能全面提升戏剧演出品质,让观众获得更多文化满足感。
网民新戏迷带来观众红利
网络新剧院的基础是规模庞大的网民观众群体。戏迷的规模和素养对舞台艺术发展具有决定意义,互联网时代,便捷的线上看戏方式契合网生代需求,为网民新戏迷的成长提供了丰厚土壤。
在2022年9月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158场演出中,走进场馆的线下观众近20万人次,而有超过3.5亿人次在云端“看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70周年院庆期间,推出了连续9天的剧本朗读、经典剧目放送及导赏等线上活动,全网超过1.4亿人次点击观看,话剧《茶馆》直播更是引发观众热捧。四川大剧院以“云剧场”形式推出舞剧《醒·狮》,线上观看达340万人次,获得140万网友点赞,收获5.38万余条转发和评论。从弹幕、评论中可以发现,不少网民新戏迷与戏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发生在网上,许多观众从短视频“青绿腰”知道并喜欢上了舞剧《只此青绿》,从“单手抱转圈圈”成为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粉丝。戏剧的精彩瞬间像钻石璀璨的切面,吸引着无数目光,在网民中积聚起戏剧发展的观众红利。
网民新戏迷直接、频繁的在线互动,重塑了观众与演员、与院团的关系。不论是网上看戏时发送弹幕、点赞点评,还是线下看戏时的“观众建群”,互联网都成为组建观演共同体的有效方式。对于观众来说,观演感受得以即时表达,参与感和愉悦感极大提升。对于演员、院团而言,在线交流超越了台上台下的隔阂,突破了剧目本身的局限,有可能为新的演出“摇”来更多观众。于是,一场演出除了表演本身,又承载了作品导赏、知识普及、剧目推广等多种功能。
网上看戏的体验以及戏剧的碎片化、话题式网络传播进一步突显了戏剧固有的社交属性,畅通了年轻一代进入戏剧艺术的入口,强化了观众黏性。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其中,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7.65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474万人,占网民整体的71.0%。网民规模和结构的新变化,为舞台艺术提供了发展新机遇,也要求舞台艺术的创作者和提供者动态精准把握网民新戏迷欣赏趣味和集聚方式的变化,不仅把戏“演”到他们手边上,更应演在他们的审美上。
网络新审美催生创作红利
优秀的戏剧作品总是反映出其所处时代的风貌,科技进步及其带给生活以及人的观念和精神的变化,为舞台艺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创意、新灵感、新素材。
早在2001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就推出过网络题材话剧《WWW.COM》。二十多年来,网恋、网购等素材被创作者搬上舞台,表情包、对话框以及时新的“梗”等网络文化标识性符号在戏剧作品中频频现身,并从场景点缀进阶为叙事要素。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新成果频频被戏剧创作者改编使用,成功把游戏用户、网文“原著党”从屏幕前吸引到了剧院中。
互联网特别是网络文艺在中国三十多年的发展,不但催生了新的文艺欣赏方式,而且培育了注重“网感”的欣赏趣味,诸如快节奏的剧情、强刺激的冲突、跳跃式的节奏、碎片化的场面、交互式的表达,等等。比如,2020年底哔哩哔哩视频网站跨年晚会上,裘继戎的《惊·鸿》以九分钟的表演串联起昆曲《牡丹亭》、秦腔《白蛇传》、评剧《天女散花》、川剧《滚灯》、河北梆子《钟馗嫁妹》和京剧《铡美案》的精彩片段。其碎片连缀、二度创作的创作模式不同于以往的简单“串烧”,贴合了“网感”的美学诉求。有些UP主把不同戏剧演员演出的同一片段剪辑整理为视频合集,获得了颇高的点击量,很大程度上也因为契合了网民新戏迷的审美趣味。再如,中国国家话剧院“CNT现场”首部作品《英雄时代》讲述了公安干警制服劫匪,化解危机的故事,创作者运用数字化影视技术,构建起多维立体、实时变幻的舞台,营造出未来城市的科幻氛围,多机位拍摄下细节被放大、角度更多元,既让观众大饱眼福,也促使编导演各方作出新的探索创新。
互联网带来的是一场关乎舞台艺术未来的整体性变革。从这个角度来看,戏剧上网并不意味着对其现场性、仪式性的抹杀,而是吸收融会新的技术和美学因素之后对“现场”和“仪式”的重构。当然,其中提高品质依然是关键。只有高质量的作品才能真正匹配大流量的新舞台,才能真正“留住”大规模的新戏迷。
在热情拥抱互联网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技术只是推动舞台艺术发展的手段和工具。如果把互联网及其附带的元素作为戏剧的简单标签或票房噱头,以“数字科技”的幌子掩盖浮躁心态,以粉丝数的增加代替观众口碑的积累,为了生造硬拗网红“名场面”不惜破坏戏剧应有的叙事逻辑,用轻浮低俗的网络段子取代戏剧应有的哲理追问,以所谓“沉浸式”体验忽视了剧作的文学内涵,过分依赖科技制造感官强刺激却放弃了戏剧应有的艺术追求和价值引领,为了所谓“网感”而以“快感”驱逐“美感”,那么,必将对舞台艺术高质量发展造成伤害。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戏剧理论评论的作用,更加深刻把握互联网+戏剧创作规律,深化网络时代的舞台艺术审美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更有效运用“三重红利”的戏剧创作演出体制和环境氛围,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新作佳作。
(作者:胡一峰,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文旅部:新增21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人民网北京2月7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据文旅部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组织综合评定,以下21家旅游景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正式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名单如下: 1. 北京市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 2.河北省唐山市南湖·开滦旅游景区 3.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景区 4.辽宁省本溪市五女山景区 5.吉林省松原市前郭查干湖景区 6.上海市崇明区西沙明珠湖景区 7.江苏省连云港市连岛景区 8.浙江省丽水市云和梯田景区 9.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景区 10.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园林植物园景区 11.山东省青岛市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 12.河南省周口市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 13.湖北省荆门市明显陵文化旅游景区 14.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古城旅游区 15.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程阳八寨景区 16.海南省三亚市天涯海角游览区 17.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大裂谷景区 18.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姑娘山景区 19.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景区 20.陕西省延安市延川黄河乾坤湾景区 21.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
- 2024年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公布
- 人民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文化和旅游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为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释放体育消费和旅游消费潜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户外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了“2024年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2024年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共包含12条线路,具体如下: 1、河北崇礼滑雪体育旅游线路 2、辽宁阜新黄家沟温泉滑雪之旅 3、吉林吉林雪乡魅力冰雪游 4、黑龙江鸡西冰雪速度激情运动游线路 5、浙江“追着阳光去台州”沿海1号公路体育旅游线路 6、福建厦门环东滨海体育旅游线路 7、山东五莲“齐鲁风情5号路”体育旅游线路 8、湖北“畅游鄂西圈”体育旅游线路 9、海南万宁滨海体育旅游线路 10、四川成都“新潮运动,都在这里”体育旅游线路 11、贵州黔南“穿越贵南之旅”体育旅游线路 12、新疆阿勒泰将军山冰雪体育旅游线路。…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