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河南许昌:兴文旅 展新姿

2023年12月26日08:38 | 来源:光明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河南许昌:兴文旅 展新姿

文旅,因城市而兴,城市,因文旅而名。

护城河畔,杨柳依依;曹魏古城,人潮涌动;神垕古镇,窑彩万变;花都鄢陵,花香浓郁……交融着三国文化和钧瓷文化双重魅力的中原水城——河南许昌,表现出文旅融合的充沛活力。

如今,文化旅游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正装扮着更加出彩的许昌。

迷人的秋夜里,华灯初上,位于许昌的曹魏古城内悠悠飘香。曹操馆、汉服店、杜康楼……柔美的灯光照亮了一间间形制古朴的门店,青春与古老在这里交织,让来来往往的游客置身古韵中。

许昌是汉魏故都,多年来,一直高举弘扬三国文化旗帜,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底蕴和城市名片。目前,许昌已连续举办了14届三国文化旅游周。尤其是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许昌曹魏古城策划推出国内第一个全城一体式剧本杀《三国世界》(测试版),曹魏古城热搜指数环比增长412.3%,客流量最高达1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许昌不断丰富沉浸式文旅新业态,从观赏性、故事性、互动性、艺术性等多个维度,增强游客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的万般变化,藏古烁今。

近日,第十二届禹州钧瓷文化旅游节在神垕钧瓷文化主题公园开幕。本届钧瓷文化旅游节以“传承千年窑火,绽放钧都神韵”为主题,聚焦以钧瓷为代表的工艺美术陶瓷产业和文旅文创产业转型升级,展示了许昌禹州工艺美术陶瓷产业、文旅文创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创意、新形象、新成就。

近年来,许昌坚持古镇保护、文化挖掘和钧瓷烧制技艺创新并重,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搭建沉浸式、体验式文旅消费新场景,指导神垕古镇开展国家5A级景区创建。

在做好文化遗产开发的同时,许昌也积极做好保护工作。

10万年前的“许昌人”是什么样子的?在许昌博物馆的“许昌人”专题展厅内,展示着“许昌人”头骨化石的复制品以及被复原的“许昌人”形象。

为做好遗址的保护、展示、宣传、利用工作,如今在灵井“许昌人”遗址,一座以“灵井鸟雕”外形为设计元素的公园主体已经完工。

据悉,许昌现有不可移动文物3817处,其中国保单位27处、省保单位6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68处;先后完成了许昌关帝庙等3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保护,建成了红色教育基地7个。

推陈出新,当下,许昌文旅“融”出新天地。

“相府奇妙夜”活动于今年“双节”假期正式开启,这是一场集听觉、视觉、沉浸式体验为一体的文化盛宴;文武春秋光影秀则运用光影亮化、纱幕、水幕、地面影像交互、真人NPC扮演等技术手段,展示许昌厚重历史文化。

许昌用更新、更潮的方式,挖掘时尚潮流文旅元素,增强体验感、科技感、互动感,“圈粉”大众。

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许昌将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持续优化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唱响文旅融合“四季歌”,不断提高城市对年轻人的友好度,加快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发展。

(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张东起)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长篇报告文学《奔跑的中国草》研讨会在京举行
  人民网北京12月25日电 (韦衍行)由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人民文学出版社、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省文联联合主办的菌草题材长篇报告文学《奔跑的中国草》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 《奔跑的中国草》通过“此梦之长”“此草之劲”“此人之风”“此路之行”四个篇章,如实书写中国农林科学家林占熺的科研之路和家国情怀,刻画了林占熺与他的团队,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专业态度、把科研做到农民的饭碗里的实践能力、把有信仰的生命熔铸在历史发展潮流中的奉献精神,讲述了与众不同、别有韵味的新时代中国故事。…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毛毛》50周年纪念绘本在京首发
  人民网北京12月25日电 (韦衍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引进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毛毛》50周年纪念绘本近日在京首发。在以“倾听与用心的力量”为主题的分享会上,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中国出版协会常务理事、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前任主席张明舟,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迅文学奖得主张莉,翻译家、“德译中童书翻译奖”得主李士勋以及童书作者、译者、研究者与推广人、艾瑞·卡尔桥梁奖获得者阿甲进行深入交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