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化传统 描绘时代画卷

为人民讲故事、讲人民的故事,是北京人艺的创作传统和生命线。北京人艺最鲜活的创作、最生动的表演,都是艺术家向人民学习的成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根本遵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是人民的剧院,始终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人民讲故事、讲人民的故事,是北京人艺的创作传统和生命线。70多年前,北京人艺建院仅一个月,就组织全院下厂下乡体验生活。从下厂下乡到深入社区,从具有地域特色和浓烈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话剧《龙须沟》《茶馆》到见证云集八方食客的老字号兴衰史的话剧《天下第一楼》、展现不同历史时期京城百姓生存状态的话剧《玩家》,北京人艺最鲜活的创作、最生动的表演,都是艺术家向人民学习的成果。70多年来,北京人艺坚持以“深厚的生活基础,深刻的内心体验,鲜明的人物形象”为艺术实践目标,努力创作和淬炼话剧艺术经典。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们在近些年持续推进创作实践。在建党百年之际创排革命题材话剧《香山之夜》,以话剧艺术的表达手法再现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从最擅长的“京味儿戏”入手,创排话剧《社区居委会》,通过社区工作者带领社区居民共同抗疫的微小侧面,反映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全部由剧院年轻演员担纲的新排剧目《日出》《雷雨》《原野》,为北京人艺的新剧场揭幕,用富有现代感的舞台呈现为观众营造沉浸式的视听体验。经典剧目以较高的上演频次,赓续着剧院的传统和文脉。《茶馆》《天下第一楼》《李白》《窝头会馆》等一次次引发观演热潮。
观众对高品质文化产品的需求和渴望,激励我们不断向精品迈进、向高峰迈进。北京人艺在新时代翻开发展建设的新篇章。2021年,北京国际戏剧中心竣工并投入使用,北京人艺在原有3座剧场的基础上又新增一大一小两座话剧场,剧场集群优势更加凸显,在繁荣首都文艺舞台、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方面理应发挥更大作用。未来,北京人艺将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题材剧目创作和现实题材剧目创作,广泛深入开展创作采风。进一步统筹演出规划,让经典常演常新,让新作源源不断,努力用新的创造赓续我们的文化传统。
向更广大的人群传播好中国故事,也是北京人艺面临的重要课题。戏剧在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促进人文领域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发挥独特作用。1980年,经典剧目《茶馆》赴欧洲多国演出,开启中国话剧走向世界的大门。多年来,北京人艺精心选取《茶馆》《天下第一楼》《北京人》《李白》《我爱桃花》等10余部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剧目,赴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引起当地观众的热烈反响。2011年以来,12个国家和地区的32部优秀剧目参加“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在京演出近百场,形成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未来,我们将有计划地储备一批适合国外巡演的优秀剧目,积极参与国际知名戏剧节展,把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化传统精髓提炼出来,用戏剧作品展现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同时,继续深化打造属于北京人艺自身的国际戏剧交流品牌和戏剧展示平台,促进中外戏剧交流互鉴。
北京人艺的历史就是一部部优秀的戏剧作品写就的,凝结着人民与艺术家的共同创造。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也必将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新的文化使命。北京人艺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与开放包容,用更多优秀作品赓续文化传统、描绘时代画卷。
(作者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党组副书记、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8日 18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在亚运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 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6日召开碳中和新闻发布会宣布,经核算和评价认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排放温室气体88.29万吨,使用绿电减排温室气体2.20万吨,接受社会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据介绍,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碳中和工作实现了多个“首次”:开闭幕式首次使用“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主火炬首次使用甲醇作为燃料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推出首个亚运村低碳账户,首次发行大型活动碳中和数字纪念奖牌,首创编制《亚运会绿色健康建筑设计导则》《亚运会场馆建筑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导则》等规范,首创首用“末端降碳路由器+多维外延终端”的复杂场景下楼宇数智低碳运行策略,首次推出大型活动碳中和管理平台,在亚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绿电供应。…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