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贡献文学力量(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图为浙江杭州西湖风景。 |
核心阅读
作家必须站到大地上来,把手中的笔和我们这片土地的脉搏心跳紧紧贴合在一起,真正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在关注时代、拥抱时代的过程中,获得对社会生活的总体性思考、综合性体察
要更好地服务人民,文学就必须在艺术创造上下更多功夫,不能简单化、概念化、套路化,而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创作质量,引领读者的阅读风尚,真正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
文学只有更专注、更坚定地做好自己的事,不断输出更好的内容,拿出更硬的内核,才能为各类艺术提供有效支撑,才能将文学的创造力转化为更加强劲的文艺合力、精神动力,让文学始终活跃在时代文化生活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上,尤其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学始终致力于凝聚人心、推动进步、建设文化、塑造文明,发挥着独特而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怎样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文学作用、贡献文学力量,是近年来文学界思考的关键问题和聚焦的重点工作。
聚力攀登文学高峰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所经历的沧桑巨变、所见证的伟大实践,都是文学要着力表现的“国之大者”。要写好这些,关紧了门窗、只盯着纸笔是不行的。作家必须站到大地上来,把手中的笔和我们这片土地的脉搏心跳紧紧贴合在一起,真正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在关注时代、拥抱时代的过程中,获得对社会生活的总体性思考、综合性体察。
攀登文学高峰,需要创新艺术表达。讲好新故事需要新话语,想通新命题需要新观念。社会发展和生活变化带来的新内容、新感受、新想象,呼唤着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美学风格和新的艺术语言。文学需要在学习与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突破旧框架、探索新手法、创立新风格。今天文学领域观念更新的频率、艺术迭代的速度需要加快,艺术创新的空间依然很大、需求依然很强。文学实现有效创新,要把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新时代文学的观念、手法、经验都贯通起来,把总体视野和微观思考结合起来,聚力创造出与新时代相适配的新的形式结构和话语方式,要能以有意味的艺术形式,把作家对自我和他者、个人和时代、历史和现实、民族和世界、人类和自然等的深入思考以及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充分表达出来,以实现人类精神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攀登文学高峰,需要凝聚多方合力。文学创作是作家的事,文学事业是大家的事。要用好机制抓手,实现多方联动,让更多种子长成大树,让更多高峰不断崛起。中国作协近期推出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和“作家活动周”等活动,力图将作品创作、发表出版、交流分享、评论研究、传播转化等文学生产环节打通联动,实现资源共享、全程追踪、优势互补、各显其能,做到“攀登高峰一盘棋”,最大程度地整合出版界、影视界、翻译界等多方优质资源,释放新时代文学的巨大潜能。
努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新时代文学要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贡献文学力量,关键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没有服务人民的能力、有没有满足需求的本事,这是新时代文学的“必答题”。要答好这道题,就必须和人民一起与时俱进。
人民的文学需求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人民的审美水平普遍提高,阅读期待也越来越高。今天,人们对生活都有自己的思考见地,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作品,如果文学只是浮光掠影地表现生活,读者是不买账的。要更好地服务人民,文学就必须在艺术创造上下更多功夫,不能简单化、概念化、套路化,而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创作质量;不仅要服务好依托纸媒的存量读者,还要借助新媒体巨大的传播力不断吸引新读者,引领读者的阅读风尚,真正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
人民的生活是气象万千的。现实中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类型多样的人物形象。相比之下,文学创作在题材内容上还有很大开拓空间,许多行业、许多形象、许多生活侧面,尚未被文学书写所覆盖。有些作品只写“乘风破浪”,没有对挫折困苦的理解和表现,怎么能诠释出人类克服挫折、超越困境的信心和勇气呢?没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文学作品又如何能打动读者、给人力量呢?这一切都要求新时代作家,不仅要读书架上的“有字书”,更要读好生活这本“无字书”,多了解人民生活,了解更多人民的生活,突破生活的表象,切入生命的深处,不断拓宽文学表达的覆盖面,描绘生活与心灵的深景。
与现代传媒深度融合
在新的传播格局和文化条件下,文学艺术的接受方式和供需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影视、网络文艺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类文化产品,都在分享分流社会文化生活的“注意力”。过去年代里,人们的文化生活选项没有这么多,文学的“目标”很大,现象级文本相对容易出现,在今天就难得多。不仅文学,任何文艺门类今天要做到“洛阳纸贵”,都不是一件容易事。从另一面看,越是如此越要坚定地守护好文学的“根性”。只有把文学写得更像文学、提供更富文学性的独特表达和深刻发现,文学才有立身之本,才可能被需要、被看见、被传播,也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文学在各艺术门类中的“母本”作用。
近年来,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海内外传播获得成功,表明与新媒介相结合为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在跨界传播、形态转化等方面,文学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广受好评的电视剧《人世间》就改编自梁晓声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长篇小说。在谈论影视作品时,网友们常常用“故事好”“有人物”“有命运感”这样的表述,这其实就是对作品中文学“根性”的重视和认可。诸多案例表明,艺术门类再多、表现形式再新,都需要“内容”。文学只有更专注、更坚定地做好自己的事,不断输出更好的内容,拿出更硬的内核,才能为各类艺术提供有效支撑,才能将文学的创造力转化为更加强劲的文艺合力、精神动力,让文学始终活跃在时代文化生活之中。
与世界文明深度交流
文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优势项目”。中国文学具有浓厚的天下意识,密切关注人类共同命运和共通议题。歌德受到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震撼,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唐诗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网文出海”取得突出成绩,充分说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美学精神讲述中国故事之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和巨大潜力。与此同时,近现代以来我国的新文学如五四新文学、新时期文学等,也从世界文学中汲取了很多能量。
托尔斯泰说:“并不是对艺术的热爱,而是对人类的热爱,构成了一切真正使命的前提;只有充满这种爱的人,才能指望在艺术上作出宝贵的贡献。”这种博大的人类意识和世界情怀,是今天文学创作者需要秉承的宝贵品质。同时,新时代文学在拥抱世界的过程中,要强化主体意识。对于一切优秀的外来成果和外部经验,应当以我为主地转化吸收,进而为文学创新创造蓄积更大能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和持续的创造力,能够海纳百川,融汇万象。司马迁《史记》以其大历史观和精微细密的表现手法,成为文学创作的典范;吴承恩的丰富想象、蒲松龄的力透纸背……这一切都滋养着我们对生活经验的创造性表达。杰出作家总能打通世界经验和民族传统,融会贯通并为我所用。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进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学是这一伟大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应充分展现时代精神的磅礴气象,秉持开放包容,赓续中华文脉,力争创造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相匹配的新时代文学经典,为人类文明留下中国文学的绚烂篇章和中华文化的鲜明印记。
(作者为作家)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8日 20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