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科研“无人区”(科技群英绘·最美科技工作者)
2023年06月18日04: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一)手机拍照时自动识别人脸,与设备进行语音对话……如今,机器正变得更智能,而这离不开芯片性能的提升。为让机器更聪明,今年四十岁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霁,已在国产处理器芯片研制领域耕耘二十余年,并为人工智能装上“中国芯”。 |
(二)大学时,陈云霁便对芯片研究产生兴趣。二〇〇二年,他通过不懈努力,如愿以偿进入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硕博连读。当时,计算所正在研制我国第一款通用高性能中央处理器芯片——龙芯一号,陈云霁成为团队最年轻的成员。 |
(三)二〇〇八年,博士毕业后的陈云霁成长为八核龙芯三号的主要架构师。为解决从单核到多核带来的难题,陈云霁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往往吃完早饭便开始工作,再感到饿时已是傍晚。陈云霁和同事们不断摸索,终于使龙芯三号设计的正确性有了保障。 |
(四)在智能处理方面,深度学习处理器更胜一筹。意识到这一点,陈云霁全身心投入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相交叉的空白研究领域。二〇一四年,他和团队的研究成果获顶级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这次会议后,深度学习处理器开始被国际学界广泛关注。 |
(五)不满足于只写论文,陈云霁再次勇闯科研“无人区”。二〇一六年,陈云霁团队研发的国际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寒武纪”诞生,其智能处理能效是传统芯片的近百倍,相关技术被应用于上亿台智能设备。有关研究成果被两百多家国际学术机构跟踪引用。 |
(六)如今,深度学习处理器研究已成为国际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的主流方向。陈云霁很欣慰,也很清醒。拥挤的赛道上,他再次开辟新方向——尝试人工智能完全自动设计芯片。陈云霁期待,在科研中产生更多真正具有基础性、原创性和引领性的成果。 |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8日 08 版)
(责编:岳弘彬、赵欣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