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清新脱俗的美

——波提切利绘画赏析

马躏非
2023年06月11日05:2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青年女子“西蒙内塔·韦斯普奇”的肖像》。
  马躏非供图

  近日,“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画展在上海开幕。48件展品均来自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其中10件为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的原作,另外还有最早使用油彩的意大利画家之一佩鲁吉诺以及洛伦佐·克雷蒂、菲利普·利皮等艺术家的作品。展品涵盖蛋彩画、油画、湿壁画等艺术形式,展现了以波提切利为代表的早期文艺复兴的艺术辉煌。

  本次展览中最大的看点是波提切利的真迹:乌菲齐美术馆“镇馆之宝”——《三博士朝圣》《女神帕拉斯·雅典娜与半人马》及《青年女子“西蒙内塔·韦斯普奇”的肖像》3件作品均在展出之列。广为人知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则以高清复制品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波提切利是15世纪意大利极具影响力的画家,其作品色彩明丽清新,线条优美流畅,具有温婉恬淡、清雅脱俗的诗意之美,在西方艺术史中被奉为经典。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同一道“人文主义的曙光”,让当时的人们感受到久违的古典美,也为文艺复兴的全盛期奏响序章。

  体现人文主义的复兴

  1445年,波提切利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皮革商家庭。他自小受到良好教育,20岁起先后师从菲利普·利皮和韦罗基奥,二人都是15世纪声名显赫的古典主义艺术家。波提切利天资聪颖,进步很快,在1470年就有了自己独立的工作室。

  受菲利普·利皮影响,波提切利对蛋彩画情有独钟,他大部分作品都采用了这一样式。木板蛋彩画是源自古埃及的绘画技法,后经由古罗马传至欧洲,盛行于14、15世纪,16世纪逐渐被油画技法取代。蛋彩画以蛋黄或蛋清为材料,具有速干、颜色淡雅、以线条塑形的特点,波提切利清新淡雅的画风与这一材料有很大关系。

  1474年,波提切利成为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宫廷画师。美第奇家族崇尚古典文化,兴办图书馆、赞助文化艺术建设、资助学者,宣扬古典文化和人文主义精神,是当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坚力量。波提切利在这里结识了许多古典主义学者和诗人,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文主义诗人波利齐亚诺,他的诗作及其对古典神话的研究时常成为波提切利创作的灵感源泉。

  1485年,波提切利完成了《青年女子“西蒙内塔·韦斯普奇”的肖像》。西蒙内塔亭亭玉立,是佛罗伦萨的“女神”,也是当时文人墨客的赞美主题。波利齐亚诺曾在诗歌里称赞西蒙内塔:“她有许多非凡的天赋,她的举止是最优雅、最迷人的。她的每一位朋友都觉得自己才是她最深爱的人。”

  此后,波提切利又绘制了数幅西蒙内塔肖像。例如收藏在德国施泰德博物馆的《西蒙内塔肖像》,人物雍容沉静。乌菲齐美术馆的这幅《青年女子“西蒙内塔·韦斯普奇”的肖像》更具古典主义肃穆典雅的气质。画中,西蒙内塔身着素洁的棕色衣裙,妆容淡雅,白色头巾包裹着浓密的秀发,一缕发丝垂落在脸颊旁,没有华丽的配饰,修长的脖颈上只有一条精细的黑色丝带,生动展现出落落大方的女性形象。这幅肖像也被视为“美德”的拟人像,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正如学者指出的:“在文艺复兴思想中,美与美德紧密相连。”

  追求诗意的唯美风格

  进入美第奇家族后,波提切利还经常参加“柏拉图学园”的活动。学园由意大利早期人文主义哲学家马尔西利奥·费奇诺领导,费奇诺在学术理念上追求人、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在思维方式上追求艺术化的想象。学者们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为波提切利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这一时期,波提切利在作品中力求超越物质性,通过表现形式的唯美到达精神上的“永恒之美”:画风俊逸秀美,用色清新淡雅,背景飘渺悠远,人物表情细腻传神。尤其是希腊神话中的维纳斯、居于山林水泽间的仙女和天使等形象,冰肌玉骨,无半点尘俗之气。《女神帕拉斯·雅典娜与半人马》《春》《维纳斯的诞生》等作品均体现出上述艺术风格。

  《维纳斯的诞生》创作于1485年左右,画家的灵感来自波利齐亚诺的田园诗歌《吉奥斯特纳》。画作中,平静的海面碧波荡漾,纯洁美丽的维纳斯站在贝壳上,翱翔天空的风神轻轻将海中的贝壳吹到岸边,仙女正张开红色衣裙,准备为维纳斯换上新装。维纳斯秀美端庄,双目凝视远方,眸清似水,充满幻想和淡淡的感伤。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画作之一,自1815年以来一直在乌菲齐美术馆展出。

  维纳斯的“忧郁之美”是波提切利画中人物的典型气质。约1480年至1482年,波提切利在费奇诺的指点下完成了《春》。画中的维纳斯美丽端庄,徜徉于幽静的树林,静待春的降临。整个画面犹如世外桃源,暗褐色的背景渲染出一丝哀伤惆怅、幽思迷茫的气氛。这种“忧郁之美”激发观者的沉思和想象,使人一时摆脱现实束缚,得到心灵观照和精神净化。

  转向现实世界的批判

  1494年,意大利宗教改革家吉洛拉谟·萨伏那洛拉掀起宗教改革运动,推翻美第奇家族统治。在这场运动中,波提切利认识到罗马教廷的腐败和黑暗,坚定站在萨伏那洛拉一边。他的绘画风格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一改此前诗意的唯美主义风格,转而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艺术史学家们认为,波提切利晚期的作品逐渐回归到中世纪哥特艺术的平面化风格。

  晚年的波提切利对但丁的《神曲》表现出极大兴趣,曾用近20年时间创作了92幅《神曲》插图,力图呈现但丁的人文主义精神。这套插图除4幅全彩画外,其余全部采用银尖笔画法。

  1495年,波提切利创作了寓言画《诽谤》。这件作品表现了古希腊作家卢西安记载的画家阿佩莱斯受人诬告入狱,重获自由后创作《诽谤》表达愤慨和委屈的故事。波提切利在画中采用拟人像的形式,抨击现实社会的黑暗。画作色彩对比强烈,线条硬朗,构图局促,弥漫着紧张气氛。

  艺术风格的转向,时常与艺术家的境遇互为映照。与顺遂和闪耀的前半生相比,波提切利生命的最后15年可谓转折剧烈。1510年,他在贫病交加中孤独离世。在波提切利之后,意大利文艺复兴进入了“美术三杰”的全盛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星光熠熠,波提切利似乎已被遗忘,直到19世纪末期,他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英国历史学家朱利亚·玛利在《波提切利画传》的结语中这样写道:“当现代文明曙光拂去人们思想中的尘埃时,波提切利这个响亮的名字,以及他那些画技高超的作品,旋即征服了当时的画家们。”波提切利的艺术代表了文艺复兴早期的辉煌,呈现出那个时代的美。他的艺术风格超越时间与空间,直到今天依然在艺术、设计、时尚和电影领域产生着影响。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1日 07 版)

(责编:卫嘉、白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