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夜话》:揭秘文艺“爆款”的基因密码

刘颖颖

2023年03月05日22:12   来源:人民网

到电影院看一场有笑有泪的电影、去博物馆打卡创意无限的新展览、到剧院感受震撼人心的演出……近年来,文艺“爆款”迭出成为一大现象,一部部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话剧、舞剧、影视作品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博物馆里的文物也纷纷变成新“网红”,受到人们追捧。

文艺“爆款”是如何炼成的?在如期而至的《两会夜话》第四季第一期节目中,人民日报记者张佳莹,人民网编辑詹伟业,现场同知名编剧雷志龙,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年编导韩真、周莉亚,河南春节晚会(2021~2023)总导演陈雷,以及远程连线参与的全国人大代表、兴安盟扎赉特旗乌兰牧骑业务副队长何买拉苏,全国人大代表、承德博物馆副馆长韩莉,全国政协委员、《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皇甫宜川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围绕各自不同领域,共同探讨文艺“爆款”究竟具有怎样的独特魅力。

艺术来源于现实

“凭借一己之力把中国的科幻水平拉到世界水平”“整个故事太硬核浪漫了”……今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票房口碑双丰收。影片呈现了太空电梯等诸多精彩的视觉特效,营造出令人震撼的视听力量,也令故事更具有感染力。

人民日报记者张佳莹(中)、人民网编辑詹伟业(左一)与知名编剧雷志龙(右一)在节目现场。人民网 袁悦摄

“我觉得《流浪地球2》最杰出的地方在于它的视觉特效,以及恢宏的想象力。它是一部大开大合的,能称得上是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作品。”雷志龙表示,令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流浪地球2》电影制作团队有一个专门记录如何攻克技术难题的册子,并且全行业共享。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行为”,既为后来者的电影创作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也大大提振了电影人的信心。

“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流浪地球2》上映后获得多家央企集体支持,实现了光影与现实的“梦幻联动”。《流浪地球2》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制造”,影片的制作过程以及具备的质感,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新高度。

什么是电影工业化?皇甫宜川认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观众期望值越来越高,电影生产变得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就会表现出工业化的特征。

“需要每个工种、每个环节发挥自己专业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每一个环节,尊重每一位工作人员,才有可能拍出一部高质量的电影。”皇甫宜川说。

在雷志龙看来,如今观众的审美在提高,对电影的期望值也在提高。“创作者要想办法跟上观众的期待,要不断让观众得到惊喜,并超出他们的预期,这部电影才会大获成功。”

灵感汲取于传统

火爆“出圈”的不仅仅是电影,近年来,展现“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的《永不消逝的电波》、“舞于山水间,拂袖满青绿”的《只此青绿》等多部“现象级”舞剧作品,也同样收获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人民日报记者张佳莹(左二)、人民网编辑詹伟业(左一)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年编导周莉亚(右二)、韩真(右一)在节目现场。人民网 袁悦摄

在谈及创作心得时,《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总编导韩真、周莉亚不约而同地提到“心里要装着观众”。“比如《永不消逝的电波》地下工作者的群像,《只此青绿》画卷背后的工艺人,我们把这些人物形象用情、用心放在作品里面,让万千观众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才能产生情感共鸣。”

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灵动的舞姿中焕发出新生机?在周莉亚看来,创作者不仅要对传统文化有敬畏之心,也要有对舞台的敬畏心,才能够在创作之路上走得更好更远。“创新并不容易。你只要用心打磨,每次都努力尝试一些创新,其实就是向前走了一大步。”

对于“解码”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了《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等多个文化节目的田沁鑫也有自己的理解。“首先要立足于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根脉,这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粮仓。”她认为,“创新”就是要用现代化的转译方式、多元的结构方式、沉浸式的更贴近观众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中华文化之美、中国精神之壮阔。

“未来我们会探索戏剧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建设戏剧现场云直播平台和数字智能的演艺基地。通过数字化审美的方式,让精彩的中国故事被更多人看到,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文艺的力量。”田沁鑫说。

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被称为“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乌兰牧骑演出60多年来,一直备受当地群众欢迎。“我们有三个秘诀,一是内容来自生活,能够引起老百姓共鸣;二是民族风格浓郁,曲调琅琅上口;三是作品经过千锤百炼,不断进行修改,才能成为经典。”何买拉苏说。

何买拉苏把乌兰牧骑比作“一个没有围栏的大学”,每次下乡演出跟老百姓互动交流,都能收获许多创作灵感,并将这些融入下一次的演出里。“马头琴的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我们看到大爷、大娘的眼神,感受到他们期待我们下次再来的心情,这就是我们乌兰牧骑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我们最光荣的使命。”何买拉苏感慨地说。

创新根植于历史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这些年,打卡博物馆成为新时尚,让广大游客更加关注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承德博物馆也做出了很多创新尝试,在韩莉看来,文物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博物馆不仅要完成文物的典藏,还有留住历史、保护与传承的任务。“最主要还是要为观众提供新鲜、深刻的公共文化服务。”

“博物馆应该从教育、体验、生活这三个方面入手,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让文物的故事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百姓的文化生活,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韩莉说。

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唐宫夜宴》《洛神水赋》……一系列创意节目的“破圈”,让观众从精美的画面之中,深切感受到了文物的魅力和传统文化之美。

河南春节晚会(2021~2023)总导演陈雷。人民网 袁悦摄

在陈雷看来,中华民族更善于用写意的方式来表达。他们一直在尝试将美的、有韵味的东西,用写意的方式传达给广大观众。“走进博物馆,恰恰激发了我们的创作灵感,就像《唐宫夜宴》一样,里面的姑娘就是从陶俑中活化,从博物馆里跑了出来。我们还把建筑、书画等文化符号都融入里面,通过这种灵动的方式,再结合数字技术,展现了不一样的国风、国潮。”

如何对文物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陈雷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容能不能真正做到观众的心里。一方面是不断地探索创新的路径或者方法,另外一方面,去洞察和感受观众真正的需求和喜好。“你会发现,科技在不断地进步,但这些故事能够打动我们的原因,都是因为能够和我们产生同样的情感共鸣。”

“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起到特有的精神激励作用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作用,才能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韩莉说。

(责编:鲁婧、吕骞)

最新报道

    人民网2023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