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保护 创新利用

废旧的工厂悄然变成文创园、科技园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大型厂房以及工厂里纵横的管廊,以独特的工业美学氛围受到摄影爱好者的追捧;工业建筑改造成为国际设计周、时装周的秀场,成为文化活动、产品发布、影视节目拍摄经常选择的时尚艺术区和网红打卡地;一些工业遗产还变身城市文化公园、城市开放空间,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焕发新的生机活力……近年来,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生动实践令人关注。
工业遗产是新型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的构成包括生产、生活和配套设施,是一个“综合体”概念,其内涵跟我们以前熟悉的文物不同。工业遗产涉及矿山、机械、冶金、化工、纺织、能源、航空、航天、电子、通信、交通等行业,不仅门类丰富、形态多样,而且规模巨大,占地面积几万、十几万平方米的工业建筑非常普遍。
除大众较为关注的历史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审美价值外,工业遗产还具有经济利用价值和社会情感价值。保护工业遗产是对我国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历程的尊重,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传统产业工人历史贡献的肯定,也是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宝贵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工业遗产成为热门话题。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当初的工业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应该尽量延长工业设施的使用寿命。同时,因为工业遗产规模大、年代近、价值大,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势在必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相结合,正在成为新的探索方向。
实现服务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工业遗产的特殊形象成为许多城市的鲜明标志,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标识着城市曾经的辉煌。随着城市建设从外延扩张发展向内涵提升发展的转变,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深化,工业遗产在城市更新中发挥新的作用。在传统企业搬迁出城后,首钢园借助景观环境优势和冬奥会的契机,变身为集工业与体育之美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区,为举办大型活动、承担新的城市职能提供了广阔空间。
助力新型产业发展。大量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是通过打造艺术区、文创园、科创园实现的,北京莱锦、朗园、惠通时代广场,以及上海M50、八号桥、田子坊等,从传统制造基地转型为科创研发、文化创意园区,实现产业升级。这些园区不仅“好玩”“好看”,还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工业遗产正成为城市经济创新发展的孵化地、新容器。
改善生态景观环境。工业遗产的创造性保护和利用,不仅体现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还实现了工业资源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了简单粗暴的拆除和大量建筑垃圾,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上海黄浦江两岸废弃的老厂房、老仓库经过保护利用、适宜性改造,变为网红美术馆、沉浸式展厅和时尚艺术中心,开阔的户外滨水空间成为亲民的露天剧场,滨江景观带形成了宜人舒适的“城市森林氧吧”,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景观质量,成为体育、文化、旅游等功能集聚的城市公共空间。
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工业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创新利用必将以更加丰富的实践彰显多元价值,展现璀璨魅力,为城乡综合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作者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主任委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春天成都写给世界的信
- 视频来源: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官网 远方的朋友: 见字如面 成都的春天,一切都很美好 空气中飘着龙泉山吹来的桃花香 宽窄巷子的七里香落到了茶碗边 红星桥边的泡桐树花撒满了锦江 别怕错过花期 当你来时 我会把整个春天的阳光与温暖 放进六月的水蜜桃里 为你讲述 一朵桃花的等待 古人在诗里说这儿是锦官城 这里的花事与春天 从千年以前就已烂漫 日光熠熠 神秘深邃 我的祖辈们 也曾在太阳神鸟飞过的天空下 抬头凝望日光 续写这片土地的神奇故事 我对视莹莹雪山千年 我看见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我感受烟火市井的平凡幸福 人们爱我的多元包容 我爱人们的乐天豁达 城市与人,和谐自然 如此成都,真想带你看看 六月,我们相约成都大运会 六月,热情似火,激情迸发 六月,青春会折射出梦想的光芒 这里的一切都在等你 火锅 大熊猫 公园 霓虹 朝霞 和这座城市的人们 都期待着这次美好的相遇 此致 等你的成都.…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