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旅·体育

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

2021年12月23日05:1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日前,由中宣部等组织开展的第九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遴选工作完成,24首歌曲脱颖而出。本版邀请其中4位词曲作者,分享创作体悟。文章由本报记者周飞亚采访整理。

  ——编  者

  

  从心底流淌出的声音不需编排

  亢竹青(歌曲《领航》曲作者)

  歌曲《领航》的创作,对我而言是一次挑战。最大难度莫过于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找到属于庆祝建党百年的艺术表达方式。初看歌词,有一种澎湃、恢弘、大气的直观感受,深入理解之后,又看到了温暖细腻的情感表达。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领航中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是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先进政党。我一直觉得,生活在这样一片土地上,是非常幸福且骄傲的事情。对我而言,歌颂党、讴歌党,是发自内心的、亲切的、真诚的,是带着满满情意的,也应该是朴素的。在《领航》的旋律创作上,我没有做过多设计,因为真正从心底流淌出的声音是不需编排的。在配器方面,我选择用管弦乐队去体现这种恢弘且深沉、含蓄且深情的歌颂。

  在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中,歌曲《领航》是近8000人的大合唱,完美演绎出恢弘气势。我心里有种无法形容的感动,光荣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一刻,我深深体会到,创作者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以叙事增强歌曲的文学性

  田  地(歌曲《灯火里的中国》词作者)

  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去过一些革命老区,参观过不少革命纪念馆,有一样东西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马灯。站在深圳灯火辉煌的街头,不由想起举着火把、提着马灯的革命者,我的灵感被触动了——不少创作者写灿烂阳光下的壮美山河,我何不写写夜色中的美丽中国?

  选择灯火这个意象,也因为它贴近百姓。街巷社区,欢乐祥和,暖暖的灯火,寓意当下中国百姓的美好生活。远山的火苗,寓意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希望。航船掠过灯塔,寓意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交流。广场庆典的焰火,寓意建党百年的辉煌。灯火的改变,能够诉说一个时代的伟大,描摹一个时代的巍峨。

  从事主旋律歌曲创作几十年,什么作品能让年轻人喜欢,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我有两点心得。首先要写真实的生活,有时创作无需借助想象,按照生活本来的丰富姿态真实记录下来,就已足够生动美好。其次,歌曲一定要叙事,有叙事,就会有结构、细节、场景,有叙事就有了文学性,会增加作品的内涵和魅力。

  歌曲《灯火里的中国》受到大众喜爱,几个月内网络点击量达到数亿次,在各大音乐学院被传唱,还成为一些地方的广场舞音乐。这说明,歌曲唱出了百姓心声,唱出了人们内心对党和国家、对这个时代的感情。当然,这首歌的成功同样离不开作曲家舒楠,旋律美妙而深情、时尚而青春,这也是他在主旋律歌曲创作上的突破。

  

  宏大主题也要生活化表达

  戚建波(歌曲《坚守》《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曲作者)

  我有两首作品入选第九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

  歌曲《坚守》致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张富清。这首歌应中国音乐家协会和湖北省文联之约而作,在此之前,我已经在媒体上看到张富清的事迹,很受感动。介绍他事迹的专题片,我是边看边流泪。能为这样的英雄写一首歌,我深感荣幸。我到湖北恩施张富清老人家里探望时,老人对我说:“我活着就已经够本儿了,当年大家一起去当兵,那么多战友牺牲在战场上,应该多宣传他们。”当时我就在想,这首歌不仅要宣扬英雄事迹,更要对得起那些烈士。“想想我那牺牲的战友,还有什么荣耀说得出口,摸摸我这褪色的军装,咱军人本色又怎么能丢……”一拿到歌词,旋律就浮现在我脑海里。词作者陈道斌说,张富清老人的本色感动了他,歌词贴近老人质朴的风格。我写的音乐也是平静平淡的风格。

  歌曲《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是一次采风后完成的。以前一说到陕北,首先想到黄土高原,我去采风时却看到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写作时,我借鉴了陕北民歌的风格调式,用音乐传达人们的幸福感。

  歌曲要被广为传唱,一定要贴近生活。我以前的歌曲《常回家看看》《咱老百姓》《好运来》等,之所以能被大众喜欢,就是因为写出了大众的生活和情感。宏大主题的歌曲创作也要采取具体化、生活化的艺术表达。选对了角度,歌曲就一定会有人听。

  

  找到共识、共情、共鸣

  董玉方(歌曲《亲戚》词作者)

  《亲戚》是应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春晚导演组的邀请所写,要求主题是“亲情”。最终,我选择通过人物的散点、场景的聚焦和时间的呼应,讲述中国人最熟悉的“走亲戚”的故事。

  创作歌曲,需要深入生活现场,去提炼细微又充满温度的主题。《亲戚》是一首很平静的歌,小姨、姑妈、舅舅、外婆、表妹和表哥等,每个人都在各自的生命里安顿着各自的生活。在填词时,我放弃使用生活中戏剧性的变化,从平淡生活、岁月静好中寻找力量。

  对创作者而言,讲好自己的故事就是讲好中国故事。那些动人的作品里,一定有生动的故事、真诚的语言、澄澈的心灵,让宏大主题回到平凡的人,从一个“我”写出一群“我们”,从一个“你”写出一群“你们”。我和你,我们和你们,就是这个国家,就是这个时代。这要求创作者在自己的故事里,提炼出共性命题。只有具备这种开阔的视野和追求,才能让流行歌词超越年龄、性别、身份、地域,具有普遍性和跨越时空的持久性。

  一首能流传的歌曲,往往是准确找到了大众情感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找到共识、共情、共鸣。创作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强大的共情力,善于捕捉、发现、感受那些高频率发生的内心情感涌动,并通过我们独特的创造力,形成作品,从而抵达人心。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3日 17 版)

(责编:牛镛、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