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白庚胜:科技赋能,让传统文化更“出圈”

刘颖颖

2021年03月11日09:35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一直是社会热议的焦点。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接受人民网文娱专访,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技术“加持”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以及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文学应该发挥哪些作用。

增进文化认同 共筑精神家园

人民网:在履职这些年中,您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白庚胜:这几年,我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和各界人士一起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决战当中。比如,我与贵州省诗人协会合作,于6年里11次前往贵州脱贫攻坚一线,共同书写了展现当地脱贫攻坚风貌的52部诗集、近万首单篇诗歌。如今,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贵州人民的努力之下,贵州发展得越来越好。作为其中的见证者、参与者,我感到十分荣幸。

另外,我还考察了四川甘孜、凉山等少数民族地区,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这个课题做调研。在阿坝达扎寺里有一座图书馆,除了宗教方面的书籍,还有其他文学作品、自然科学作品。看到他们对阅读的重视,我十分受触动,跟有关出版单位联系,给图书馆捐赠了5000册图书,丰富他们的馆藏作品。

文化有强大的凝聚力和鼓舞人心的力量。一本本书籍、一座座博物馆、一件件惠民政策合力,才能筑起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还需继续不懈努力。

科技赋能文化 展现多彩文明

人民网:您一直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在这个方面有哪些新的建议?

白庚胜:我认为要加大少数民族世界遗产申报力度。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珍品,我们可尽快建立中长期清单,按濒危优先等原则作申报,还可拓展到记忆遗产、线路遗产、景观遗产等门类,继续加强保护工作,向世界展现灿烂多彩的中华文明。

人民网:在新技术、新传播手段高速发展的当下,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创新?

白庚胜:文化遗产保护是永恒的,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传承以及创新。在信息化时代,尤其要利用好新技术。我们有影像的手段、数字的手段,可以进行远距离、超时空的传播,为传承保护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开发文化的衍生品,做到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转换。比如,我们过去有口头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经过不断衍生,出现了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绘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所以,文化遗产首先是通过衍生产品才能“活”下去,才有持续的生命力,才有可能在传播中“出圈”。我们还可以把文化遗产转化成可以看的、可以吃的、可以玩的,比如现在的很多风情古镇、文创产品、遗址公园等。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结合城市文化生活和当今人们的审美,让古老文化在和高新科技对接中走得更远,让更多人享受其中。

文学助力脱贫 反映时代发展

人民网: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有哪些打动您的创作故事?

白庚胜: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中国作协《民族文学》杂志。近年来,他们组织了大量的采风活动,一直持续性地出扶贫专刊、办扶贫研讨,还来到四川凉山、甘孜以及内蒙古阿拉善等地区,帮助当地的青年作家,书写脱贫攻坚的故事以及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推出专集,用文学的形式,与少数民族心连心,不仅促进了民族团结,也为当地脱贫攻坚事业做出了贡献。

还有贵州省诗人协会,他们的会员来自当地各行各业,本身没有任何经费,凭着自己对故乡的爱、对脱贫攻坚事业的支持,自发组织诗写脱贫攻坚行动,这种精神也让我非常感动。

人民网: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您认为文学创作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白庚胜:文学反映时代,在文化强国的建设当中,我们要有自己伟大的作品,有自己伟大的作家,因此文学首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同时,文学也会影响到其他领域,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转化成优秀的影视作品、优秀的文化产业创意。所以我们需要有这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大力度重视文学创作,从优秀文化中寻找素材,从现实生活中提炼主题,努力打造文学精品。只有文学发展好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有丰富的内容,才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责编:李源、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