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难度最高档案修复工作轰动世界 

2018年05月11日11:36  来源:北青网娱乐
 

5月10日,大型纪实节目《档案》新一季第一期在北京卫视21:20黄金档播出。

作为提档升级后的首期节目,本期《档案》于512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走进北川,带领观众探索汶川抗震10周年后,一座濒临绝迹的古城迎来新生的过程。同时,北京卫视《档案》也以这样的方式展现灾难面前国人的巨大勇气、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视,以多维度、全视角的纪录,展示了一项轰动世界的文保工程,一段双手挖出的民族记忆。

三次挖掘,他用双手挖出羌族1700年民族记忆!

2008年5月12日,汶川至北川,一百多公里的“破裂线”地动山摇,一座美丽的城市瞬间化为废墟。地震巨大的毁灭性,让藏有羌族1700年历史档案的档案馆遭遇重创,档案馆中留存着的许多原始羌族文化资料也面临毁灭。更让人痛心的是,大量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和研究羌族文化的学者在灾难中不幸罹难。废墟下的档案如何抢救?羌族悠久的文化历史能否保全?这一切,都在紧紧牵动着北川县档案局局长苏义德的心。

5月19日,在苏义德的推动下,原成都军区第二炮兵某工程团官兵到达县委大院,开始挖掘废墟下的北川档案。由于正值雨季,所有人都必须加快工作,既要在一堆堆砖瓦缝中小心拿出档案,又要保证速度。最终,在大雨来临前,他们成功抢救出了7000余卷档案。而在天气好转后,苏义德和副局长贾连清等三人又迅速开始了第二次的挖掘工作,为了保护好废墟中的档案,他们只能在余震不断中,冒着生命危险徒手挖掘。此后,在成都军区300多名官兵、7辆军车和2台大型施工机械的帮助下,苏义德等人又进行了第三次挖掘。前后三次的挖掘,共顺利抢救出七百三十三麻袋档案!

困难重重,史上难度最高档案修复工作轰动世界!

虽然古城档案被顺利抢救出来,但修复工作却困难重重,对每一位参与抢救的专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霉变,在档案运到绵阳档案局的第二天,很多档案本子上竟然长出了蘑菇;同时,被雨水泡过的档案粘连严重,稍一不慎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面对这些几乎无解的困难,修复人员争分夺秒、开动脑筋,一方面将档案进行紧急冷冻防止更严重的霉变,另一方面利用自制的神奇药水,以蒸汽熨斗等创新方法进行修复并装裱。终于,经过各级档案专家的协助,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破损档案全部被修复完毕,并重新回到了北川档案馆的怀抱。

正如苏义德所说:“如果这件事做不好,我就成了北川的罪人”。在专家们枕戈待旦、呕心沥血、废寝忘食的抢救之下,一场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档案修复工作胜利完成!而这次抢救,更被称为轰动世界的文保工程!

随着这些被抢救下的档案延续的,还有今天的幸福北川。北京卫视《档案》,用充满质感的镜头与讲述,全景再现了堪称“奇迹”的档案抢救过程,展现出一座古城迎接新生的传奇经历,传递出中华民族英勇顽强、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北京卫视大型纪实栏目《档案》自2009年播出至今,已走进十年。十年间,《档案》通过探寻各种历史人物及事件的脉络,告诉了观众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事件和传奇背后的真实故事,同时也收获了众多忠实观众。为了给观众更好的观看体验,2018新一季《档案》重装升级,特提档于每周二21:20在北京卫视播出,敬请期待!

(责编:邹菁、蒋波)